当代青年农学生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他们说……

“今年莴笋每亩售价4500元,平均0.4元/斤,价格极低。雇一个工人收一晚上,需要20元/小时,但不收割又会烂在地里。要种植下一季的作物,还必须将莴笋运出去。”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些研究生会选择农业这个专业?每天没日没夜在地里这么干,我都劝他们改行吧,不要干农业了,太苦了。”

6月24日、25日,首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拼多多发起并支持的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播出,研学团与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在帮助村民李叔抢收莴笋时,李叔说的两段话令所有人红了眼眶。

真人秀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农业发展的不易,而对于青年农学生来说,他们的研究生生活,远比这场真人秀难。这也让人不禁想问,学农意味着吃苦,他们为什么还要投入“三农”工作中自找苦吃?

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认为,扎根农业一线“解民生治学问”,是为了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也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农潮”中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走到田间地头,是为了打造保护与发展协同的“未来模式”

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15年来已拓展至全国31省千余个村庄。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从北京来到大理,入驻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古生村科技小院。

作为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大家长”,农学其实并不是金可默大学时的首选专业。“当时的我不了解农业,也谈不上热爱农业,甚至五谷不分,纯粹是因为被调剂。”她笑着说。随着对学科理解的深入和在农业领域的耕耘,她开始对农学产生了兴趣,对农村、农民产生了责任感,但没有机会与他们产生联结。

科技小院给古生村的村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希望我们能为你们带来什么?”

根据调研结果,村民们最希望带来的,是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

在大理,保护洱海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任务。古生村科技小院建立之初,就明确了将打造“3.0+版本”的服务模式。金可默解释,这种服务模式,就是强调多学科、多团队合作,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全面地进行服务。对于古生村科技小院而言,“3.0+版本”意味着找到环境保护与农村协同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板。

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从基础科研到科技小院,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金可默找到了职业的新方向:从零开始,打好“洱海科技大会战”,打造保护与发展协同的“未来模式”,为国家“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应飞宇:研究鲜食玉米绿色高值种植,是为了用理论改变农业生产

金可默所说的“洱海科技大会战”,是指古生村科技小院集群围绕着精准防控面源污染开展的“水质保卫战”、构建绿色高值种植模式开展的“高值农业攻坚战”,以及为了探索农民增收服务模式而开展的“乡村振兴阵地战”。同时,中国农业大学还与拼多多开展“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育行动计划”,共同培育新农人、打通产业链。

两年间,陆续有青年农学生入驻古生村,跟着金老师一起,走村入户,与村民们拉家常、搞调研,顶着烈日去地里查看试验田,在村里开展种植、垃圾分类等各种培训。

2022年5月,26岁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应飞宇入驻小院,研究鲜食玉米绿色高值种植模式。

应飞宇本科选的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校外基地,他接触到了农事操作,也在东北农村里看到了那时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

“当时,一回到老家,说我是学农学专业的,家里的亲戚就说我怎么是学‘种地’的,其实听到这些话挺伤心的。因为对于我来说,我有个挺大的抱负,就是要解决当时农业的现状,要改变中国农业。”

来到古生村,应飞宇“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去地里的路上” 。村里的农田一年种三季,两季鲜食玉米、一季莴笋。学生们除了要管理自己的试验田,还常常要帮助村民抢收农作物。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韩朔、南京大学研究生石权:在村里“收垃圾”,是为了“变废为宝”

不少来到科技小院,扎根农村一线的青年学子,对农业的感触都在逐渐加深。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而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合力,以科学地调整农业结构、应对市场风险、增加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等,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2023年,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韩朔、来自南京大学的研究生石权入驻古生村科技小院。当时,他俩都是23岁,研究方向也一样——有机固废资源化。

既然是研究有机固废资源化方面的课题,韩朔和石权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村里“翻垃圾、收垃圾”。

“刚开始,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看到我们都很不解,不明白我们收垃圾要干什么。有时候去村民家里收垃圾,人家还认为我们是搞诈骗的,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打击。”韩朔笑着说。

后来,他和石权开始有事没事就在村里逛逛,和村民聊天,告诉他们自己所做的研究的意义。随着相处越来越多,“收垃圾”这三个字不再是嘲笑,而是成为他们与村民日常的一种打招呼方式。

今年,他们的研究终于出了成果,把厨余垃圾变成的有机肥种出了品相俱佳的生菜,并将改善后制作出的第一批有机肥包装好分发给村民。“村民们都惊讶于我们能‘变废为宝’,不少村民拿到有机肥还会称赞我们的工作有意义,问我有机肥怎么用、怎么参与垃圾分类,这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此刻自己做学术研究的意义逐渐具象化了。”石权说。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刘琳:研究绿色智能肥,是为了帮洱海流域土地“减肥”

“小姑娘,你们可是在造原子弹?”

2023年5月,云南农业大学的本科生刘琳入驻小院,进行毕业实习。配肥的时候,一起帮忙管理试验田的村民阿姨突然这样问她。因为,在村民阿姨的眼里,她们所做的配肥工作实在是太精细了。每一个肥料的配比克重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撒肥如果不均匀,又要用铲子铲出来重新再试。

最开始,她研究的课题,就是基于整个洱海流域农户所有的施肥量来做调研。调研发现,农户们的施肥量远远超过了作物的需求量,超出部分会产生污染。基于作物生长需求和洱海保护的要求,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决定,为土地做一个“减肥处理”。

通过反复对照和接近一年半的追踪调查,学生们创新了绿色智能肥,也把试验田对村民们公开了。村民们可以看到,“减肥”以后,农作物的长势、产量和原来没有区别。刘琳也用了一种村民们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推广绿色智能肥。她常说,“阿叔阿嬢,我现在是一个200斤的大胖子了,我吃得太多了,消耗不了,身上也有很多疾病。通过一些大数据,我觉得我需要减肥了,要赶紧试试我们的新肥料!”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吴馨俣:设置“六纵七横”水域监测系统,是为了打造面源污染治理样本

刘琳想,科技小院的故事,会让更多人了解了农学生的日常,也会吸引更多年轻学子填报农学类相关专业。“这样一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从事农业行业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农业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年轻,大家不再需要担心‘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同样“一直在路上”的,还有2024年2月入驻古生村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吴馨俣,她的研究方向为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精控,主要做的工作是大气氨挥发排放特征研究。

“我们小院的工作,主要就是对洱海水质进行监测。为此,我们设置了‘六纵七横’监测系统。”

她所说的“六纵”指的就是由苍山进入洱海的不同的水流,“七横”就是把整个古生片区分为了农村、农田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通过这种网格化的方式,精细地在每个点位设置了水质监测设备,可以看到不同的污染来源,并制定系列防控措施。

“我们也到村里收集村民的洗菜水、洗衣水等生活污水,通过实验室检测,直观地给到村民数据,让他们知道这对洱海的污染很大。”吴馨俣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村民们也逐渐受到了科技小院的影响。以往,村民们都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到路边的沟渠中,后来,他们也会为了保护洱海,减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如今,小院已通过古生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和搭建研学基地的方式,“以庭院经济促研学,以研学反哺庭院经济”,实现了古生村三产经济发展的良性驱动循环,在乡村探索出一条由传统一产顺利过渡到三产的可行之路。

开屏新闻记者 朱婉琪 文 受访者 供图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开屏新闻客户端2024年7月18日


责编:刘铮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