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松妍 朱海洋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高圣平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
邵 峰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大海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浙江完整、准确、全面地总结“千万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并以法制形式固定下来,为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全国普遍推行“千万工程”提供系统的参考借鉴
《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于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首次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和价值体现在哪里?此次立法呈现出哪些特点?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期对话邀请朱启臻、高圣平等专家和邵峰、杨大海等地方领导展开交流讨论。
“千万工程”条例与乡村振兴法律法规既全面衔接又明显区别
主持人: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和价值体现在哪里?有关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有不少,就您的观察与研究,相比较而言,在衔接度和区别度上,此次立法呈现出哪些特点?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邵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标题,确立以“千万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并要求全国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这就要求浙江完整、准确、全面地总结“千万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并以法制形式固定下来,为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全国普遍推行“千万工程”提供系统的参考借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浙江力量。
厘清条例与乡村振兴法规的关系,是条例起草中的一个突出难点。根据我们研究,两者是全面衔接而有明显区别的。说两者是全面衔接的,是因为“千万工程”经过20多年实施,其内容已拓展至“三农”工作的各个领域,与乡村振兴的内容基本对应。说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振兴内容包含“三农”工作的全领域、全区域、全过程,而“千万工程”内容涉及的主要是乡村振兴中落脚在村的工作。20多年来,不管“千万工程”实施任务怎么拓展,村庄始终是“千万工程”实施的基本对象,这也与“千万工程”中“千村”“万村”的本意相吻合。可以说,“千万工程”条例是“村字号”或“村庄版”的乡村振兴法规。二是乡村振兴法规的主体内容,不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就是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来平铺的,而条例的主体内容则是按照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逐步带动拓展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实践逻辑来排布的,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
高圣平:我国有诸多地方都出台了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比如,《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等。相较而言,条例重点突出、层次鲜明、路径独特,将人居环境提升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人居环境提升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抓手,构筑起了从工作机制到战略布局,从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延伸到公共服务、文化传承、村庄治理“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系统工程。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上位法律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相互融贯,深入贯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振兴策略。条例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其内容中深度融贯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民主体地位等基本原则,将人居环境置于首位,以文化、环境、服务软建设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硬发展,并将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位一体”的振兴策略再次整合,有机融贯于条例的各个部分。
朱启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法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大家的行为,督促大家依法行事。如果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能够形成理论化、法治化、系统化的内容,那么将更有利于在全国推广这一成果。例如,条例围绕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传承、村庄治理等方面,明确了应该怎么做、谁来做,如何做到有法可依等问题。这一做法确保了工作体制机制的顺畅运行,使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其他地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指南。
主持人:怎样理解条例提出的“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塑形铸魂、共建共享”这二十字原则?
邵峰:“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在于其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在条例中应予以一定的表述,这也是全国各地普遍关注的。根据我的研究,“千万工程”蕴含以绿为底、生态优先,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以文化人、塑形铸魂,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四个发展理念;蕴含系统谋划、重点突破,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调查研究、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六个工作方法;蕴含工作协调、上下联动、要素保障、改革促进、报告监督、评价激励的六个推进机制。条例表述的“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塑形铸魂、共建共享”的二十字原则,是从工作层面上较为直观、突出重点地表述了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
杨大海:规划统筹,指坚持规划先行,以乡村科学规划统领乡村建设、运营、服务、治理。因地制宜,指实施“千万工程”,要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循序渐进,指在明确“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村庄治理优化,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塑形铸魂,是指要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共建共享,是指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条例聚焦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提出具体要求
主持人:条例围绕深化人居环境提升、强化公共服务优享,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这对各地探索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杨大海: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条例在“公共服务优享”这一章节也提出相应要求,在实践中,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供水、供电同网同质同标,健全城乡公路网络体系,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分类推动城镇天然气配气管网向农村延伸、5G网络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公共服务“七优享”向乡村覆盖,深化“县中崛起”行动,大力建设县域教共体、医共体,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等,建立健全非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机制,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加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均衡配置,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落实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持续加大“三农”投入,推动青年入乡发展,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
朱启臻: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理空间的差异决定了资源禀赋的差异,也造成了村庄细分类型的多样。比如,有历史名村,有传统古村落,有产业特色村,每个村的风貌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都各有特点。所以条例明确,要根据村庄大小、人口规模、区位发展特点、气候特色来合理划分村庄类型。比如,有些地方涉及永久性保留村,那么这个村就要按照永久性保留来规划建设,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的村可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城市的一部分,那就要深化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基础设施的紧密连接与公共服务的协同共享。总之,要照顾到不同类型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补短板,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对症下药”,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千万工程”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的。条例为何还要聚焦文化保护传承,提出要开展人文乡村建设?怎样理解“千万工程”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朱启臻:“千万工程”虽然以生态起步,但不止于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其中的题中之义。在村庄风貌持续提升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上,保护传统村落、开展古屋保护和修缮行动,建设特色村寨,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传承优秀家风、建设村级文化礼堂、组建乡村文化团体等,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满足村民精神文化和交往娱乐需求。这也就是“塑形铸魂”的含义,我们不仅要有外在的形式美,还要有内在的文化和谐。
杨大海:实施“千万工程”,需要坚持乡村“软件”和“硬件”、“塑形”和“铸魂”、“风景”和“风尚”共抓,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一是开展人文乡村建设,突出抓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文明善治、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等。二是充分挖掘乡村优秀文化,活化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发掘好、利用好、转化好,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创新发展。三是持续擦亮村字号金名片,最大限度释放乡村情感张力、内生动力、首创精神,推动“村晚”“村跑”“村BA”等乡村系列活动强体魄、提素质、扬新风、促共富,打造“乡约浙里”文化建设品牌,为乡村提供丰富的文化供给。
主持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条例创新提出,“对农村集体财产进行系统化运营”。夯实乡村运营基石,您有哪些建议举措?
邵峰:发展乡村运营是涉及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要协同推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方式创新,构建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基础、乡村运营和村庄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二是要培育和招引乡村运营和村庄经营两类主体,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设立、参与设立或外部引入从事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的强村公司、乡村运营公司等有限责任公司。三是要处理好农户家庭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村运营主体、乡村运营主体与村庄经营主体的三种关系,处理好乡村资产的委托授权与代理运营关系、资本运营与开发经营关系。四是要引导乡村运营主体和村庄经营主体走向联合发展,加强对两类主体的服务、支持和监督。五是要推进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产业的科学布局,盘活乡村各类资产,深用乡村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高圣平:强化村庄运营,就是强化农村集体层面的经济增长,而不仅是部分农民个体的利益增长,以落实“统”“分”结合。为夯实乡村运营基石,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中心,其一,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结主导地位,推动“政经分离”改革,行政事务归村民委员会,经济职能留在集体经济组织,并将公共服务内容进行分解使其保留一定的社会职能。其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联结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决策自主权、财产管理自主权、人才选拔自主权等,为政府管理“松绑”。其三,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内联结制度,指导各村对村民、村干部均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动力机制,对困难群体进行开发式帮扶,推动集体经济增长与村“两委”干部收入增长、群众收入增长同频。
聚力缩小“三大差距”,明确完善工作体系的路径方法
主持人:如何理解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从而推动共同富裕先行?
邵峰: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是浙江省委对“千万工程”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化认识和创新发挥。一方面,这体现了“千万工程”在缩小“三大差距”中的综合牵引作用。20多年实践表明,“千万工程”的全省域实施不仅推动了城乡差距全面持续缩小和城乡融合发展,而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发展、乡村运营、村庄经营的全面推进和山海协作、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等举措的深入实施,推动山区海岛县加快发展和低收入人群充分就业,带动了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缩小,使浙江成为全国“三大差距”最小的省份。另一方面,这体现了“千万工程”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地位作用。缩小“三大差距”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攻方向,“千万工程”因其具有全面带动缩小“三大差距”的综合作用,自然就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杨大海: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锚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聚焦聚力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域协调示范、扩中提低引领,推动“强城”“兴村”“融合”。一是推进山海协作,推动缩小区域差距。条例明确了对民族村、山区海岛、革命老区等发展薄弱地区的帮扶要求,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统筹各类资源对民族村和山区海岛县、革命老区县所属村庄发展给予专项帮扶,因地施策协助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二是推进乡村发展,推动缩小城乡差距。条例聚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补短提升,开展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深化乡村运营提质增效、青年入乡发展等行动,推动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推进农民增收,推动缩小收入差距。条例明确了要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农民利益联结、低收入群众救助帮扶、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等行动,更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居民之间、群体之间差距。
2024年12月3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吹响了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冲锋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两个发力重点,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全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提升、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八项重点工作。
主持人:实施“千万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条例提出“完善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您对此有什么建议?下一步,各地如何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朱启臻:我认为最需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农民主体。“千万工程”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成为农民群众自己想干、要干、能干的事情。有的地方说,“我们政府没有钱投入,政府主导不了,所以农民就啥也干不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主张,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政府只是负责规划基础设施等必要的投入,来引导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只有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多方力量,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高圣平: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深入领会新时代“千万工程”所承载的发展理念、实践方法和实施机制,探索将“千万工程”的理论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模式。在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时,各地需秉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全面汲取其理论精华,又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和特色。通过对本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入剖析,创造性地转化应用“千万工程”的理论智慧,构建既符合地方实际又具有独特性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逐步开辟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主持人:自2003年启动“千万工程”以来,浙江已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如今,浙江又通过立法,为各地基层深入理解、有效运用这一宝贵经验提供了可参考的法治保障。期待浙江的这一制度成果能为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带来更多启发,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塑形铸魂、共建共享,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坚定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
责编: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