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与中国农大携手开展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活动

7月16日,中共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与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员会举行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启动仪式。仪式上,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为12对校地共建支部进行了授旗。

二十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与当时中共密云县委率先发起红色“1+1”行动,以红色为基调,以科技为载体,以农村基层党支部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共建为基本形式,以推进农村经济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农大研究生党建创新与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为目标,组织密云10个村级党支部与中国农业大学10个博士生党支部,携手开展合作共建,把博士生党支部的党建和实践基地建在村党支部,推动地方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与党建创新。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派出优秀人才到密云挂职,给密云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2006年,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农村工委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将这一结对共建方式在全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十年来,在红色“1+1”行动引领带动下,由中国农业大学一流专家组成的密云农业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密云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双方在科技小院建设、特色农产品保鲜提质、农业新品种推广等方面深化合作,既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实践,又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在中国农业大学技术支持和帮助下,东邵渠镇西邵渠村科技小院于2018年成立,是北京市首家科技小院和十佳北京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冰糖牛奶鲜食玉米、甘薯,水果萝卜等特色农产品品种十余种,并引进滴灌、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鲜食玉米绿色生产技术等5个新型农业种植技术,自2022年以来每年为西邵渠村增收10万余元。首批红色“1+1”行动共建村——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作为产、学、研为一体的月季花育苗实践基地,中国农大全部花卉品类在这里研发、繁育,通过不断注入科技力量,该村花卉产业已形成集月季新品种研发、种植推广、苗木销售、休闲观光、展示示范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2023年,蔡家洼村被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授牌为“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育种合作基地”和“花卉发育与品质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大在北京和合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设立教授工作站,开展的小麦新品种筛选和科研实验、早稻品种选育推广等项目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四周年、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一周年之际,回首红色起点,展望光辉未来,坚持传承红色优良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建,以高质量合作推进新时代红色“1+1”行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与密云区委携手开展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活动,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为工作主线,打造红色“1+1”行动2.0升级版,增加共建支部数量,扩展共建范围,充实共建内容,提升共建成效,展现更大作为。动员更多党员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服务,重回发源地,高起点再出发,探索新时期党建创新与农业农村发展双丰收的共建新模式,打造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标杆。

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中国农业大学选取10个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与密云区10个村党支部共建,选取10名“科技特派专家”为共建村开展产业指导,中国农业大学10个单位与密云区10个单位结对共建。深化科技小院建设,打造“红色‘1+1’+科技小院”共建模式,共同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打造农业科技示范窗口和科技策源地。开展联合培训和实践,依托“头雁”项目,培训农业农村领域的“乡村能人”,为密云培养更多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发挥中国农业大学优质资源,助力密云打造全国农业农村实践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中国农业大学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密云担任“科技村长”,选派优秀干部到密云挂职锻炼,提升农大干部实践能力。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助力密云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上,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对中国农业大学二十年来一如既往地给予密云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密云区将以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为宝贵契机,全面深化校地之间合作,扎实做好党组织结对共建、科技小院建设、联合培训实践、人才培养交流等重点工作,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感谢密云区委、区政府二十年来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关心和帮助。他表示,中国农大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希望双方在现有基础上,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中国农网2024年7月16日


责编:刘铮

分享
Baidu
map